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焦点问题,其核心诱因在于污水中总磷的超标排放。当总磷浓度超过0.5mg/L时,水体中的藻类会因营养过剩而爆发性增殖,形成“水华”或“赤潮”。这些藻类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同时释放的藻毒可能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凸显总磷治理的紧迫性,对此,污水中的总磷如何去除呢?
一、总磷超标的多维危害
总磷超标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呈现链式反应:藻类过度繁殖形成生物膜覆盖水面,阻断阳光穿透,导致水下植物光合作用受阻;死亡藻类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进一步恶化水质,使水体发黑发臭。在饮用水源地,磷污染可能引发人体钙磷代谢失衡,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工业领域中,总磷超标会导致冷却水系统结垢,降低设备效率并增加维护成本。农业灌溉用水含磷过高,则可能引发土壤板结,影响作物产量。
二、多技术协同的治理路径
当前对于污水中的总磷如何去除,主流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 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维治理体系。物理法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悬浮态磷,但难以处理溶解性磷酸盐;化学沉淀法凭借快速反应优势成为应急处理的首要选择,其通过投加除磷剂,让污水生成难溶沉淀物。生物法利用聚磷菌在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中吸收过量磷,A²/O工艺通过优化溶解氧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可使生物除磷效率达80%以上。膜分离技术则通过反渗透膜截留溶解态磷,适用于高纯度回用水需求。
三、除磷剂应用的实证案例
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曾面临严峻挑战:其接纳的电镀废水总磷浓度高达15mg/L,远超排放标准。该厂采用“化学沉淀+生物强化”组合工艺,在调节池投加希洁复合除磷剂 ,通过快速反应形成絮状沉淀,5分钟内将总磷降至3mg/L以下。随后污水进入A²/O生物处理单元,聚磷菌在好氧阶段进一步吸收残留磷,末端出水总磷稳定在0.3mg/L。该案例中,除磷剂不仅解决了应急达标问题,其产生的絮体还改变了污泥沉降性能,使二沉池出水SS(悬浮物)降低40%,综合处理成本较单纯生物法下降25%。
综上所述,污水中的总磷如何去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现实中还是需要根据污水的性质、处理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处理。
希洁环保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15年的实战经验,已帮助近500+化工企业解决污水各类问题,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污水药剂投加、生化系统调整、工艺改造、工程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有需要,可点击右上角的“立即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