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制药、印染等工业领域,高浓度氨氮废水已成为制约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难题。氨氮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其超标排放不仅会导致水体溶解氧骤降、藻类暴发,更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传统生物处理法虽能降解氨氮,但面对浓度超标数十倍的工业废水时,往往因微生物活性受限、处理周期冗长而难以达标。在此背景下,氨氮去除剂凭借其快速、效率高、环保的特性,成为工业废水应急处理与深度净化的关键技术,因此除氨氮方法,用氨氮去除剂。
一、氨氮去除剂原理
氨氮去除剂通过强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离子态氨氮转化为氮气、二氧化氮等无害气体,同时催化部分氨氮生成可沉淀的化合物。其反应过程仅需5-10分钟,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且无需复杂设备,操作简便。与传统化学沉淀法(如磷酸铵镁沉淀)相比,氨氮去除剂不会产生大量污泥,也无需额外投加镁盐、磷酸盐等药剂,明显降低了处理成本与二次污染风险。
二、案例实证
某制药企业日产废水150立方米,原水氨氮浓度高达500mg/L,远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的15mg/L。企业原采用“吹脱+A/O生物法”工艺,但因生产波动导致进水氨氮浓度突增,生化系统崩溃,出水氨氮持续超标。为快速恢复达标排放,企业决定在生化处理后端增设氨氮去除剂应急处理单元作为去除氨氮的办法 。
三、处理流程优化
小试确定投加量:实验室模拟实验显示,每升废水投加0.2克氨氮去除剂 (SN-1型),反应5分钟后氨氮浓度可降至12mg/L;投加量增至0.3克/升时,氨氮浓度进一步降至8mg/L。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确定投加量为0.25克/升合适。
现场投加位置选择:因生化系统已受冲击,为避免氧化剂对活性污泥的进一步抑制,选择在二沉池后端投加氨氮去除剂。通过计量泵将药剂均匀喷淋至混合池,与废水充分反应后进入终沉池沉淀。
处理效果验证:连续7天监测数据显示,处理后废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0-12mg/L,较处理前下降98%。同时,药剂反应生成的氮气以气泡形式逸出,未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四、经济效益
该方案不仅使企业氨氮超标达到排放标准,此外,氨氮去除剂与原有工艺的兼容性,为企业后续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缓冲期。值得关注的是,处理后的废水氨氮浓度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下游污水处理厂减轻了负荷,实现了产业链协同减排。除氨氮方法,用氨氮去除剂是可行的。
希洁环保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15年的实战经验,已帮助近500+化工企业解决污水各类问题,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污水药剂投加、生化系统调整、工艺改造、工程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有需要,可点击右上角的“立即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