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水产加工行业作为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常因含磷量超标而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推手。以某沿海大型水产加工厂为例,该厂日处理鱼虾量达150吨,但原/O工艺处理后,出水总磷仍稳定在1.5-2.0mg/L,远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0.5mg/L)。这一困境直到处理系统长期面临总磷浓度居高不下的难题——进水总磷浓度波动于8-12mg/L,经传统A²引入水产加工专用除磷剂后才得以彻底破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水产加工污水除磷剂的应用。
二、传统工艺的局限性
该厂原处理系统采用“格栅-调节池-A²/O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工艺,设计时主要针对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未充分考虑高磷废水特性。实际运行中,生物除磷环节暴露出三大短板:
1、碳源竞争失衡:水产加工废水富含蛋白质,导致异养菌与聚磷菌争夺碳源,聚磷菌活性受抑制,厌氧释磷不充分。
2、污泥龄矛盾:硝化菌需长污泥龄维持活性,而聚磷菌偏好短污泥龄,二者需求冲突导致系统无法同时实现有效脱氮除磷。
3、pH波动影响:生物处理段pH波动范围达6.2-7.8,超出聚磷菌合适活性区间(6.5-8.0),进一步降低除磷效率。
三、除磷剂的突破性应用
针对上述污水中磷的去除 问题,该厂引入以复合型除磷剂,构建“生物处理+化学沉淀”协同系统:
反应机制:除磷剂在pH 6.5-7.5范围内与磷酸根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同时PAM通过电中和与架桥作用将微小絮体聚合成直径3-5mm的矾花,沉淀效率提升40%。
工艺优化设计:在二沉池后增设“快速混合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单元,除磷剂投加点选在混合池入口,通过机械搅拌实现药剂与废水充分接触,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智能控制体系:安装在线pH监测仪与总磷分析仪,根据进水总磷浓度(8-12mg/L)自动调节除磷剂的投加量。
四、改造成效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处理效果明显提升:
出水水质:总磷浓度稳定降至0.25-0.35mg/L,去除率达96.7%,同时COD、氨氮去除率分别提高至92%和95%。
经济性:化学药剂成本控制在0.9元/吨水,较传统石灰法降低35%;污泥产量减少至0.18kgDS/吨水,脱水后含磷量达15%。
五、结果
该案例证明,水产加工污水除磷需突破单一技术路径依赖,需要进行工艺协同,生物处理与化学沉淀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前者提供基础去除(约60%),后者实现深度净化(剩余40%)。
希洁环保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15年的实战经验,已帮助近500+化工企业解决污水各类问题,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污水药剂投加、生化系统调整、工艺改造、工程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有需要,可点击右上角的“立即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推荐: